咨询热线:

13761195012

联系我们 / Contact us
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四号楼

邮箱: wendy@newiser.com.cn wangzhifang@newiser.com.cn

项目动态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智慧动态 > 项目动态 > 提高培训效果:企业内训师应促进学员深层学习

提高培训效果:企业内训师应促进学员深层学习

文章来源:北京智慧传承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人气: 发表时间:2016-04-22

一、转变学员学习方式:提升培训效果的密码


无论是广义上的教育,还是狭义上的企业培训,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都是相同的:如何提高教学与培训效果,使得学员能真正达成意识和行为层面上的改变?


经过教育培训界长期而广泛的研究,一个重要的发现是:学员采取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效果,尤其是知识技能的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,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;而学员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,则取决于他们对于教学主体和学习目标的认识。下图直观展示了该理论的完整逻辑。



具体来说,如果学员认为教学的中心是教师,自己只是被动接受的一方;或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吸收和记忆知识,那么他们最终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十分有限。反之,如果学员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,应积极的体验学习内容的深层次含义并志在将它们付诸实践,那么学习效果将得到明显的提升。


这些结论看似显而易见,但其中隐含的两点推论值得引起教学者的注意:

第一,学习方式是可以改变的:同一个学员完全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这就为通过教学引导学习方式转变提供了机会。


第二,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(教学主体,学习目标)是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加以塑造的。这就为通过教学引导学习方式转变提供了抓手。


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,这一发现被多个研究不断证实和深化,并应用在高等教育实践中。虽然这一理论在培训领域的应用尚未大规模的应用,但它对于企业培训无疑有着很大的启发性:通过转变学习方式,一方面能够克服成人学习的常见困难(例如固执、惰性),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企业提高培训效果的要求。


在实际培训过程中,许多讲师,尤其是企业内训师,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常以我国现有的学历教育方式作为参考依据。常见的显著特征包括:讲师为中心,忽略学员的感受和动机;单纯讲授为主,学员参与度低;评估考核只作为通过与否的依据,而没有对后续应用起到任何反馈作用。其结果是在培训中,学员往往采用表层的、被动的学习方式,而使得培训效果欠佳。


下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: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培训效果,以及内训师如何在培训中实现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引导,即如何实行深层教学。


二、深层学习vs表层学习:培训效果高下立现


经过研究和总结,学者们将学习方法归为两类:深层学习和表层学习。深层学习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,学员对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兴趣并希望在学习体验过程中找到乐趣,并关注各个知识点的深层含义和内在联系。相对的,采取表层学习的学员则把学习看作是来自外界的一种强制性任务,因而试图去应付这些要求。他们的学习动机具有实用性、工具性的特点,想花尽量少的功夫来完成学习要求,因此往往停留在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层面。


下表对于两种学习方法在培训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更详尽的对比:


深层学习

表层学习

学员策略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以深层逻辑和意义为学习目标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重构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以事件和知识点为学习目标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单纯接收知识

学习方式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把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通过自行摸索,理解学习的意义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找出规律以及潜在原理,把学习任务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,寻找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 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把学习重点放在互不关联的部分,割裂内容之间的联系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被动接受学习的必要性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似乎对学习十分关注,但对学习目的、学习策略不作任何思考

思维工具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较高层次的思维工具,例如:分析、判断、评估、总结、提出假设、解决问题、实践应用等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较低层次的思维工具,例如:记忆,机械学习等

学习动机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源于好奇心和求知欲,力求尽可能多的学习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源于通过考试和认证的压力,力求以最小努力获得合格成绩

教师角色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引导学员通过参与教学体验活动,自发实现教学目标

-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教学效果单纯依赖于讲师的个人能力

无疑,深层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。采用深层学习主要有以下两个优点:

a. 过程体验良好

学员参与度高,成就感强,感受愉悦,能够获得情感与智力的综合体验。

b. 结果影响持久

学员能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,而不仅是死记硬背;同时他们更乐于将学到的东西在实际中加以尝试和应用。


三、转变内训师教学方式:探索深层教学


为了在培训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,我们建议企业内训师在教学行为上转变为学员为中心,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教学设计,在考核设计加强深层考查和反馈机制。对于这些能够引导学员达到深层学习的教学方式,可以统称为“深层教学”。


1、转变教学行为是深层教学的基础

内训师通过转变自己的行为,可以塑造学员对教学主体和教学目标的认识,为他们采用深层学习方式打下基础。总体来说,是要建立起“以学员为中心”的理念和氛围,让学员发现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,从而自动自发参与教学。以下是一些落实的建议:

 

建议

不建议

帮助学员了解学习内容与其岗位任务的关系,唤起其学习的需求

一味采用强制性要求

注意梳理和呈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内在逻辑,帮助学员把握全局

零碎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

在学员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,有的放矢,保证充分的时间

覆盖内容过多,学习时间过紧

允许犯错,将纠正错误的过程作为学员学习的一种体验

对错误进行惩罚

鼓励学习内容的深度

鼓励对知识点覆盖的广度

鼓励积极学习氛围以推动学习

制造或放任焦虑情绪以拉动学习

热爱自己所教的课程并且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从而激发学员对所学课程的兴趣

表现出对教学内容的不关心,甚至反感

 

2、设计丰富的教学体验活动是深层教学的核心

内训师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掌控,可以引导学员采取多样化的深层学习方式。可以说,大部分学员的参与程度高不高,关键看内训师设计和引导的好不好。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总结,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学环节设计指标供自查和参考。


a.运用3种以上的教学方法

除去常见的讲授之外,有意识的引入视频图片、研讨、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方法,从而刺激学员的各种感官,并促使他们进行反思、联想、总结、对比等深层次的体验。


b.压缩理论知识讲解时间比例至50%以下

为了引导学员采取主动学习,应该在教学设计中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其自行进行尝试、摸索和体验。对于企业培训来说,这种尝试和体验也是将课程知识与实践工作进行连结的最好方式。对于内训师来说,这种时间分配将可以促进他注重详略,突出重点。


c.调动学员的身体、情绪与思维

为了保持整个培训中的氛围和学员的参与度,每过一段时间一定要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员。这里的调动既包括通过提问等调动学员的思维,也包括通过游戏等调动学员的身体,同时还可能是通过故事、分享等调动学员的情绪。这种调动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,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内训师经常头疼的上课走神、玩手机等现象。


3、优化考核评估环节是深层教学的促动因素

考核评估作为培训的闭环环节,除去对学员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比之外,更应该在促进学习过程和后续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。现在大部分企业培训后都有考核环节,但效果有待改善。我们建议在企业培训的考核设计时考虑下列因素,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员采用深层学习方式。


a.考核内容和形式

多关注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,少关注短期记忆,例如多一些分析题,减少对于填空、选择题的依赖。同时鼓励学员基于自身基础和综合素质进行发挥,从而引导促进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提升整体能力。


b.考核范围

除去对内容的检查外,加入学员对于培训过程中学习方式和动机的反思。引导其加深对自身的觉察,形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探索欲,培养学习心态和习惯。


c.考核结果的应用

通过与人力、业务部门等相配合,考虑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阶段的起点,而不仅是培训的终点。即从考核结果出发,配合培训后一段时间的个人IDP发展计划跟进,甚至之后再次进行考核和对比,以发挥其反馈、督促的作用。


四、转变内训师培养侧重点:发展深层教学技能

采用深层学习的方式能使学员提升学习的效果,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知识技能的深层理解及实际运用的能力,提高工作绩效。这一理念对于企业内训师的培养训练工作有很好的启示意义:培训管理部门应更多关注在深层次教学方面对内训师赋能,引导内训师实行深层教学,落实以学员为中心,以实践为指导的核心观念。内训师可以通过在培训的教学方式、教学环节设计和考核设计等方面做出优化和调整来实现这一目标。我们相信实践这一理念将使内训师、学员和企业都获益匪浅。

智慧传承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,谢谢。

智慧传承:组织经验沉淀与传承一站式解决方案专家


返回新闻列表